广东经济发达,科技创新能力强,具备发展低空经济的产业基础。目前,广东低空经济实力位居全国前列,深圳广州低空经济率先“起飞”,低空经济投融活跃,广东国企积极布局低空经济。
广东低空经济实力位居全国前列
广东将发展低空经济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抓手,在低空产业、基础设施、应用场景等方面均有良好基础。截至目前,广东低空经济相关企业数量超过1.5万家,低空经济规模已超千亿元,均位居全国前列。2023年,广东无人机产业营业收入420.26亿元,同比增长9%。消费级无人机占全球70%以上市场份额,工业级无人机占全球50%的市场份额。广东低空经济竞争力强悍,2024年低空经济产业城市竞争力TOP50排行榜显示,广东5个城市上榜。广东低空经济人才储备资源丰富。广东低空经济航空专业本科院校3家,专科院校2家。华南理工大学申请增设“低空技术与工程”新专业。
深圳广州低空经济率先“起飞”
深圳、广州正成为我国低空经济核心城市,深圳位居2024年低空经济产业城市竞争力TOP50排行榜榜首,广州排名第二。此外,深圳和广州低空经济企业数量分列全国第一和第二位。
深圳是低空经济领航者,产业规模全国领先。深圳低空经济集聚产业链企业1700余家,2023年深圳低空经济年产值已经超过了900亿元,同比增长20%。无人机年产值960亿元,消费级无人机占全球70%的市场份额,工业级无人机占全球50%的市场份额。在专利方面,深圳的无人机企业在全球的专利布局数量已经超过1.4万件。2024年深圳实现无人机载货飞行77.6万架次、开通无人机航线250条、直升机载人飞行2.8万架次;建成各类型起降设施483个、建成5G基站8万个、升级5G-A基站超2.3万个、新增通感基站67座,实现120米以下空域5G网络连续覆盖,持续成为中国低空经济领跑者,飞出“新高度”。
广州发展低空经济优势明显,不仅有优越的研发制造基础、全面的基础设施建设,而且在新型垂直起降航空器的研发制造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在卫星通信、低空导航与定位、低空传感等细分领域具有技术积累和服务经验。近年来,广州低空经济加速腾飞。广州低空经济相关企业超4000家,全国排名第二。其中,核心企业约65家,包括亿航智能、小鹏汇天、极飞科技等“全球独角兽”企业。基础设施体系逐步建立,广州已建成及可即时使用起降场38个,5G-A基站共建成41个。广州市低空飞行服务平台已完成功能开发,计划近期上线运行。科研创新资源丰富,广州市低空经济创新专利数位列全国第4,有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等专业院校,华南理工大学成为首批6个获批设立低空技术专业的高校之一。智能航空器产品门类齐全,涵盖了飞行汽车、工业级无人机、消费级无人机、无人机巢、飞行背包等多个细分领域。低空经济及全空间无人体系应用场景12个,囊括交通出行、低空文旅、物流配送、政务巡检、农林植保、应急救援、无人出租车、无人公交车、无人环卫清扫、无人重卡编队、无人轻卡货运、无人船等。
广东低空经济投融活跃
近年来,广东低空经济领域投融资活跃,特别是无人机、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企业成为投资的热点。2024年广东低空经济产业投融资事件17起,投融资金额17.67亿元。
广东国企积极布局低空经济
广东是发展低空经济的“领跑者”,国资参与力度也走在前列。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以来超40家广东国企(包括省属国企及地方国企)入局这一赛道。入局低空赛道的国企以交投、城投以及国投公司居多。国资国企通过产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等方式布局,布局重点在交通和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