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激光在我国制造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中的应用比例不断提升。随着国家对高端制造业和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激光器行业在技术研发、产品性能提升、应用领域拓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一、产业链
激光器产业链上游由光学材料、光学元器件、数控、机械、电源构成,是激光产业的基石,准入门槛较高;中游是各类激光器的生产制造,包括光纤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气体激光器、固态激光器、准分子激光器等;下游为激光加工设备,包括激光切割设备、激光焊接设备、激光打标设备、激光雕刻设备等,终端应用于汽车、钢铁、石油、航空航天等应用行业。
激光器产业链以上游高壁垒核心部件(YAG晶体掺杂精度≥0.8at%、LD芯片电光效率>60%)为基,中游技术分化形成五大激光器品类——光纤激光器(10kW级厚板切割)、准分子激光器(193nm光刻精度≤7nm)、超快激光(脉宽<1ps)等主导高端制造;下游通过精密加工设备(切割定位精度±2μm、焊接气孔率<1%)赋能汽车(白车身焊点强度>4kN)、航天(涡轮叶片孔加工公差±0.02mm)、半导体(晶圆隐形切割崩边<3μm)等核心工业领域。未来发展聚焦功率极限突破(光纤激光>50kW)、波长覆盖延展(中红外>5μm)、智能化集成(AI实时焊缝跟踪),亟需攻克超快激光成本(皮秒激光器均价降低30%)、国产材料替代(GaN衬底位错密度<100/cm²)、复合工艺开发(激光-电弧协同效率提升40%)等瓶颈,以支撑新能源电池制造(极片切割毛刺≤5μm)、钙钛矿光伏(划线精度±1μm)等新兴需求。
二、上游分析
1.光芯片
(1)市场规模
随着国产替代的加速推进,中国光芯片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并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2023年中国光芯片市场规模约为137.62亿元,较上年增长10.24%,2024年约为151.56亿元。2025年中国光芯片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66亿元。
(2)重点企业分析
光芯片行业加速向“高集成度+场景定制”迭代,核心技术聚焦硅光调制效率(带宽≥67GHz)、CPO共封装热管理(功耗降50%)及车规级可靠性(85℃@5000小时)。挑战在于III-V族材料外延缺陷率(>0.5/cm²)、高端光刻设备依赖(自给率<20%)及美日专利壁垒(80%核心专利被垄断);机遇源自“东数西算”推动1.6T光模块需求(年增60%)、汽车激光雷达芯片渗透(2026年单车搭载量达8颗)及量子通信探测效率突破(>25%)。未来需突破铌酸锂薄膜一致性(波长精度±0.03nm)、III-V族/硅基异质集成及超低损耗波导(插损≤0.1dB/cm)。
2.伺服电机
(1)市场规模
伺服电机又称执行电动机,是指在伺服系统中控制机械元件运转的发动机,是一种补助马达间接变速装置,伺服电机在自动化设备的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2023年中国伺服电机市场规模约195亿元,同比增长7.73%,2024年市场规模约为223亿元。2025年我国伺服电机市场规模将达到250亿元。
(2)企业布局情况
汇川技术以纳米级定位精度(±0.1μm)与车规级安全认证主导工业机器人及新能源领域;埃斯顿凭借EtherCAT总线高速响应(≤250μs)领跑高端机床控制;步科股份以微型无菌电机(直径≤28mm)突破医疗设备核心驱动;昊志机电以24万转电主轴技术垄断半导体精密制造;峰岹科技依托BLDC控制芯片实现电动工具10万rpm高转速国产替代。
3.工业机器人
(1)产量
近年来,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总体呈现增长趋势。2024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约为55.64万套,同比增长14.2%。2025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将超过60万套。
(2)重点企业分析
工业机器人行业整体受益于国产替代加速与人形机器人、特种作业等新兴场景爆发,技术聚焦核心部件自主化、AI集成及成本优化;政策驱动出口强劲增长(2025年Q1同比增67.4%),但需应对高端传感器进口依赖、国际生态壁垒及长周期研发投入等挑战,未来三年创新方向将集中于高精度零部件标准化、全球化服务网络构建及跨行业技术融合。
三、中游分析
1.市场规模
激光器是一种能发射激光的装置器件,是激光显示系统中最为核心的部件。2023年中国激光器市场规模达到1210亿元,同比增长16.68%,2024年约为1353亿元。2025年中国激光器市场规模将达1450亿元。
2.市场结构
根据增益介质的不同,激光器可分为光纤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固体激光器和气体激光器。其中,光纤激光器因高效率、多用途、低维护成本的特点受到下游客户的青睐。在应用领域,光纤激光器已成为最大的激光器品类,市场份额超过一半。光纤激光器主要应用在工业领域,而医学领域主要还是以半导体、固体及气体激光为主,三者合计占比49%。
3.投融资情况
IT桔子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激光器投融资市场较为平缓,2024年投资事件达到近年最高峰。2025年上半年已披露投资事件约14起,已披露融资金额约6.23亿元。
4.企业布局情况
激光器企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市场竞争激烈,技术创新活跃,同时受到政策支持的推动。国内激光器企业数量众多,分布集中,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和生产实力,部分国内企业已经具备与国际知名品牌竞争的实力,并在某些领域实现了超越。
5.企业综合竞争力排行
激光器是一种能发射激光的装置器件,是激光显示系统中最为核心的部件。当前,中国激光器行业重点企业主要包括大族激光、锐科激光、华工科技、杰普特、联赢激光、海目星等。
6.重点企业分析
目前,中国激光器A股相关上市企业中,广东省最多,共13家。湖北省和江苏省均为8家,并列第二。
四、下游分析
1.汽车
2025年5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4.9万辆和268.6万辆,环比分别增长1.1%和3.7%,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1.2%。2025年1-5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82.6万辆和1274.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7%和10.9%。
2.钢铁
随着工业生产稳步回升,国内制造业用钢需求上升,我国钢材产量呈现平稳增长的趋势。2024年中国钢材累计产量达139967.4万吨,较上年增长1.1%。2025年中国钢材产量将达到140552.4万吨。
3.通信
2025年前5个月,通信业呈现平稳运行态势,电信业务量收增速逐步提升。工信部数据显示,2025年1-5月,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7488亿元,同比增长1.4%。按照上年不变价计算的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