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中国的行业报告门户弘博报告!
分享到:
2025年6月稻米市场供需及价格走势深度研究分析:国内米价稳中有跌,国际米价下跌
2025-07-24 来源: 文字:[    ]

2025年6月,国内米价稳中有跌,国际米价下跌。国内市场:新季早稻陆续收获上市,预计国内稻米价格将稳中趋弱。国际市场:全球大米供应充足,预计价格将维持低位。

(一)国内稻谷价格稳中微跌。

高温多雨天气不利于稻谷储存,贸易商备货积极性较低,6月份最低收购价稻谷拍卖成交量和成交率均较上月减少。华南地区新季早籼稻零星收获上市,市场供应量开始增加,早籼稻价格微跌。6月份,早籼稻收购均价每斤1.35元,环比跌0.7%,同比跌2.2%;晚籼稻1.36元,环比持平,同比跌3.5%;粳稻1.4元,环比持平,同比跌2.1%。

(二)国内大米价格稳中有跌。

高温天气导致大米口粮消费减少,米厂开机率较低,大米价格稳中有跌。6月份,早籼米批发均价每斤1.95元,环比跌0.5%,同比跌2.0%;晚籼米每斤2.03元,环比跌1.0%,同比跌1.5%;粳米每斤2.09元,环比持平,同比跌1.9%。

(三)国际大米价格下跌。

印度、越南和巴基斯坦供应充足,泰国新季稻米收获上市,进一步增加供应量,国际大米市场供应呈宽松格局。6月份,国际大米离岸价格(曼谷离岸价,25%含碎率,下同)每吨408美元,环比跌1.9%,同比跌31.4%。

(四)国际大米到岸税后价低于国内,价差扩大。

6月份,配额内1%关税下泰国大米到岸税后价每斤1.76元,比国内晚籼米批发价每斤低0.27元,价差比上月扩大0.02元;离岸价折人民币每斤1.46元,比国内低0.57元,低28.1%。

(五)1—5月累计,我国大米进口量增加。

据海关统计,5月份我国进口大米29.36万吨,环比减26.2%,同比增75.8%;出口大米18.16万吨,环比增49.1%,同比增17.9%。1—5月累计,进口大米121.42万吨,同比增85.7%;进口额6.14亿美元,同比增56.6%;出口大米51.75万吨,同比增5.2%;出口额2.75亿美元,同比减4.8%。进口大米主要来自越南(占进口总量的32.4%)、泰国(占22.3%)、缅甸(占18.2%)、印度(占13.4%)、巴基斯坦(占6.3%)。出口目的地主要是土耳其(占出口总量的14.5%)、韩国(占13.2%)、巴布亚新几内亚(占10.4%)、利比亚(占9.7%)、加纳(占5.6%)。

(六)全球大米产量、消费量和期末库存量增加,贸易量减少。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6月份预测,2025/26年度全球大米产量5.51亿吨,比上年度增0.9%;消费量5.49亿吨,比上年度增1.7%;期末库存2.09亿吨,比上年度增0.6%;库存消费比37.7%,比上年度下降0.2个百分点。全球贸易量为6008万吨,比上年度减0.7%。

(七)预计近期国内稻米价格稳中偏弱,国际大米价格低位运行。

国内市场:根据中央气象台农业气象监测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病虫害预报,今年全国早稻产区气候条件较好,病虫害发生趋势轻于上年,预计早稻增产可能性大;近期大米消费处于淡季,预计国内稻米价格稳中偏弱运行。国际市场:全球大米产量预期增加,国际大米市场供应充足,进口需求疲软,预计国际大米价格保持低位。

文字:[    ]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