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二醇:多角发展化解市场风险 实现快速发展
2007-06-25 来源:卓创 文字:[
大 中 小 ]
近年来,我国石油化工业快速发展,乙二醇也不例外。随着去年中海-壳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一套年32万吨生产装置建成投产后,全国乙二醇生产厂家已达12家,总生产能力达到年169.8万吨,发展速度不断加快。
自给率仅为1/3
近年来,由于国内聚酯产业的发展,市场对乙二醇的需求迅猛增加。据统计,我国乙二醇的产量己由1990年的28.42万吨增长到去年的近170万吨,但仍不能满足需求,只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1/3,去年自给率仅为27.8%。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乙二醇第一大消费国和进口国。据海关统计,1995年我国乙二醇进口量只有20.54万吨,但在随后几年巨幅进口量增长的带动下,2005年我国乙二醇进口量达到400.03万吨,2006年为406万吨,创近年来进口历史新高,进口依存度高达72.5%。
尽管我国乙二醇市场缺口较大,但下游消费领域仍十分单一,其95%用于生产聚酯及其下游产品。由于多年来我国下游的纺织业频繁遭遇贸易摩擦,再加上中东地区以乙烷法生产的大量廉价产品的冲击和来自我国台湾、马来西亚企业的挤压,使国内乙二醇产业面临更为严峻的市场压力。
聚酯仍是主要消费品
我国乙二醇产品主要用于生产聚酯、防冻液以及粘合剂、油漆溶剂、耐寒润滑油、表面活性剂、聚酯多元醇等,其中聚酯是我国乙二醇的主要消费领域,成为拉动乙二醇生产和消费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在乙二醇的消费构成中,95%以上用于生产聚酯,约5%用于生产防冻剂、粘合剂、油漆溶剂、耐寒润滑油、表面活性剂、聚酯多元醇等。近年来,我国聚酯的生产发展很快,2000年生产能力只有595万吨,2005年增加到2150万吨。根据中国聚酯协会预测,2008年我国聚酯产量将达到1730万吨,将消耗乙二醇约605万吨;2010年聚酯产量将达到约1900万吨,届时对乙二醇的需求量将达到约665万吨。加上防冻剂以及其他方面5%的消费量,预计2008年我国乙二醇的总需求量将达约636万吨,2010年将达到约710万吨。
据预测,到2010年,中国乙二醇消费量将占世界乙二醇的26%,占亚洲的46%。未来几年,中国乙二醇市场将成为国外产品竞相进入抢占份额的大舞台。
改变用途单一局面
乙二醇作为重要有机化工原料和聚酯单体之一,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和国计民生,尤其是人们衣着和纺织工业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随着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发展我国的乙二醇工业势在必行。
我国乙二醇市场已成为国外企业竞相抢占的大舞台,国内外市场竞争一体化格局已经形成,我国产品结构单一的乙二醇生产将面临严峻挑战。
由于我国约95%的乙二醇用于生产聚酯,下游消费领域十分单一。再加上我国下游纺织业频繁遭遇贸易摩擦,如果聚酯生产受阻,必将对国内乙二醇产业造成致命打击。美国、西欧和日本的一些乙二醇生厂商已经开始致力于环氧乙烷等其他领域开发。我国也应效仿欧美,加大乙二醇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开发力度,逐渐改变用途单一的局面,以化解未来的市场风险。
我国投资者应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同跨国公司,特别是中东地区的石油化工跨国公司合作,争取在波斯湾地区建立石油化工合资企业,建立产业链跨国的产业组合,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通过融入全球的产业分工体系,使我国乙二醇产业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文字:[
大 中 小 ] [
打印本页]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