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信息化与传统印刷生产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数码印刷技术诞生之初,就受到各界的极大关注。十几年来,数码印刷技术及其产业,裹挟着科技创新之风,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以惊人的速度渗透进人们的社会文化生活之中,满足了人们对出版印刷品个性、多样、灵活的需求。其市场占有率快速提高,已由1995年的1%发展到2005年的13%。据预测,2015年,数码印刷的市场占有率将占全球印刷业的30%,总产值将达到1248亿欧元。数码印刷业在我国的发展,走的是跨越式路线。相对于国际数码印刷业的强劲发展势头,国内虽然在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等方面相对滞后,但仍有不错的业绩。2005年,我国数码印刷业产值已达到100亿元左右。数码印刷的市场定位、服务模式、增长方式等逐渐成熟,产品和服务已渗透进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2006-2009年,我国的数码印刷和按需出版产业也得到了较快发展。数码印刷设备的区域分布已经突破局限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少数大城市的既有格局,逐步向中小型城市普及和渗透。在数码印刷设备装机量快速增长的同时,按需出版也得到了一定发展,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我国的按需出版基本还处于个案探索阶段,目前知识产权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中国标准出版社、和部分网站在按需出版领域进行了一定尝试。与前几年相比,目前按需出版的范围有所拓展,在专利文献、标准文件之外,在短版书、断版书和样书领域都得到了一定应用,但从整体上看,按需出版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技术应用和商业模式都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值得注意的是,在出版机构的按需出版探索之外,一些专业的数码印刷公司也一直希望在按需出版领域能够有所作为,他们面向大众市场推广按需出版业务,为客户提供博客书、个性化游记、礼品书等印刷出版服务,虽然由于书号管理的限制,他们并没有被列入按需出版的范围之内,但他们从事的实际上是按需出版的业务。
具体特点如下:
1、中国数码印刷业整体呈现上升趋势
尽管受制于胶印的成本优势,在中国良好的外部经济环境和印刷业整体向上的产业环境下,数码印刷以更贴近、方便人们的生活受到了广泛关注调查显示,我国数码印刷的发展首先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起步,并在短时间内取得了快速发展。大城市的示范效应带动了国内其他地区投资者对数码印刷的投资热情,目前,数码印刷设备的销售已在全国各地全面铺开,全国大部分大中型城市都有数码印刷机分布。
2、数码印刷的应用格局已经明朗,应用领域有所开拓和深入,按需出版发展受到局限
《数码印刷》杂志进行的2007“数码印刷在中国”用户调查显示:在样本企业的主营业务中,分别有61.5%和59.2%的企业选择了数码快印、广告制作,28.8%的企业选择了商业印刷,19.2%的企业选择了书刊印刷。与前几年的调查数据相比,样本企业主营业务的情况基本这说明数码印刷的应用格局已经明朗。
在既有应用领域之外,数码印刷企业仍在不断开拓,寻求新的市场机会,如刚刚兴起的地板及壁纸复制、艺术品复制、个性化印刷品等。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业界对数码印刷在按需出版领域的应用寄予厚望,但由于管理体制的制约,绝大部分数码印刷公司都没有将按需出版作为主要业务。
3、数码印后水平提高,按需出版的印后装订形式更为多样
由于印后装订设备和技术的限制,最初的按需出版印后装订以圈装、骑马订、无线胶订为主,如今一些以前只有在传统印刷厂中见到的精美装订方式也走进了数码印刷领域。新型的数码印后装订设备已经基本能够满足按需出版要求的少批量、多样化、高档化的装订需求,这从技术上为按需出版的发展进一步打开了空间。
4、数码印刷与网络联姻,使得个性化消费比重增加,让普通消费者更加方便、快捷地实现个性化
自2006年开始,网络与数码印刷联姻的消息频繁传出,为中国数码印刷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站提交照片,选择包装方式,获得自己喜爱的个性化印刷品。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提供这种网络印刷业务的网站已有300多家。如时美彩色数码印刷技术有限公司开发出面对个人用户的国内首家B to C模式的个性印刷网站“我爱我印网”;原上海电脑打印公司因为开辟了网络印刷的新市场,吸引了更大的投资,后更名为网印天下;北大方正联手博克网推出“博文e印”等。与此同时,国际上重量级公司也将网上业务开展到了中国,如全球IT巨头惠普公司的“咔嚓鱼”,就为中国消费者带来了网上数码照片的冲印服务,这些都是值得重视的行业动态。
5、按需出版业务有所发展,但需要进一步的鼓励和推动
与前几年仅有知识产权出版社等少数几家出版机构参与按需出版不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出版机构开始关注按需出版,并参与其中。按需出版的范围突破了专利、标准等特种出版物的局限,开始在短版书、断版书和样书领域得到应用,如前面提到的商务印书馆。此外如宇航出版社与知识产权出版社合作提供《导弹与航天系列丛书》的按需出版服务。从整体上看,真正意义上的按需出版还只有少数出版单位在进行探索,面向个人的按需出版由于受到书号管理的限制,迟迟未能取得进展,这需要在政策层面予以进一步的鼓励和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