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尺寸TFT-LCD产品按其应用类型划分的需求预测,2009-2012年各类型产品市场需求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手机/PDA为19.5%,数码相机/摄像机为8.1%,MP3为12.0%,游戏机为21.1%,便携式DVD为20.9%,车载显示为9.5%,工业仪表为15.3%,中小尺寸TFT-LCD显示产品总体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9.4%。
TFT-LCD产业由于涉及到半导体、光学、化学等诸多领域,也存在着明显的周期波动特征,被称之为液晶周期。截至目前,TFT-LCD产业已经历了4个完整的液晶周期循环,目前,TFT-LCD产业正处于第5次液晶周期的上升阶段。液晶周期一般是指由TFT-LCD市场供给和需求的不断变化所引起的面板价格涨跌局面的循环出现。简而言之,供大于求,产业景气度衰退,供小于求,产业景气度上升。
要发展我国的TFT-LCD产业,仅仅单纯依赖与外资合作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坚持自力更生的发展道路。首先,要加大关键技术研发力度,掌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核心技术及自主知识产权的缺失一直是钳制国内面板产业发展的最关键因素。但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开发是一项投资大、周期长的系统工程,因此,必须要依靠政府和企业的大力投入,建立产学研技术研发平台。二是政府需要加大对面板产业尤其是对龙头企业的资金支持,建设一批高世代TFT-LCD生产线。1条高世代TFT生产线投资巨大(如1条6代线需要资金150-300亿元),而国内面板企业规模小,投资力量较弱,只有依靠政府的巨额资金支持,国内面板产业才能向更高代线发展。韩国三星在发展TFT初期曾连亏七年,但韩国产业银行始终给予支持,甚至在亚洲金融危机时一次注资上百亿美元。三是促进配套产业发展。根据日、韩、台的产业发展经验,TFT-LCD产业的发展必须坚持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同步发展的原则,否则,发展是难以持久的。目前,国内面板企业所需关键材料完全依赖进口或外企,整个产业链明显失衡。因此,国家应加大配套产业扶持力度,促进整个产业的均衡发展。四是需要促进产业整合。面板产业是一个资本密集型产业,规模优势在该产业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日、韩、台等全球领先的面板企业均具备很大的规模,最甚者已拥有十多条生产线。而反观国内企业,均只有一条生产线。由此带来的结果就是规模小、产量少、成本难以压缩、市场话语权轻。欲摆脱这种不利状况,产业整合是当务之急。无论是内资企业之间的整合还是同台湾企业的整合,只有把规模做大才有可能成为面板市场的定价参与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