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中国的行业报告门户弘博报告!
分享到:
航母市场空间分析
2020-04-15 来源: 文字:[    ]

目前国产航母已经服役。我国第二艘航空母舰(自行研制的第一艘)已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造船厂正式下水,该航母于 2013 年 11 月开工,仅用4年的时间完成下水。中国首艘国产航母的建设工作正按计划稳步推进,2019 年 8 月 1日起开始了为期日起开始了为期 44 天的新一轮试航。2019年12月17日,经中央军委批准,中国第一艘国产航母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山东舰”,舷号为“17”。

根据公开资料,测算出一个“尼米兹”级航母编队造价约 200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00亿元),其中舰载机造价占比 25% 左右,约 50 亿美元(战斗机占比最高达 15% ),舰艇造价占比 75% 左右,约 150 亿美元。

图表  美国“尼米兹”级航母编队成本拆分

基于“尼米兹”级航母编队的成本拆分,对于国产航母编队做出以下关键假设:

关键假设:

 航母编队建造假设:根据凤凰网,我国未来至少需要 4-5 艘大中型航母,因此假设未来 15 年,我国将打造 4-6 个航母战斗群;随着我国核动力系统技术不断提升,未来可能将同时拥有常规动力航母和核动力航母。 

航母编队造价假设:参考“尼米兹”级航母编队造价,假设国产航母编队造价大概在 1000-1200亿元,其中舰载机造价约占 25%,舰艇造价占比约占 75% 。

 动力系统假设:以美国“福特”级航母为例,根据美国国防部预算,其总造价约 130 亿美元,其中动力系统 15 亿美元左右,占比  11%;对于驱护舰船,根据《船舶动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船舶动力系统的价值占比约为 20%。折中考虑,假设国产航母编队动力系统造价占比约 15% 。

 信息化装备假设:根据《海军舰船电子装备维修保障研究》,我国海军新一代主战舰艇电子信息装备的成本已达到舰艇总造价的 50%左右。因此假设国产航母编队信息化装备造价占比约 50% 。

 弹射系统假设:根据美国国防部预算,美国“福特”级航母弹射系统造价在 6-7 亿美元。因此假设未来每艘新建航母将装备一套弹射系统,造价在 40-50  亿元。      

   基于以上假设,测算未来航母编队建设带来的海军装备市场空间0 4000-7200  亿元(仅包括采购)。分系统来看:

 舰载机市场空间 1000-1800  亿元。

 动力系统市场空间 450-810  亿元。

 信息化装备市场空间 1500-2700  亿元。

 弹射系统市场空间 120-250  亿元。

我国航母建设有望带来万亿市场空间。无论是常规动力航母还是核动力航母,后期维护费用均远超其造价,美国“尼米兹”号核动力航母和“肯尼迪”号常规动力航母全寿期费用(采购和改装费+ 使用和保障费+处置费)分别是其造价的 4 倍和 7 倍。因此,如果考虑航母编队的后期维护费用,我国航母建设有望带来万亿市场空间。

图表  我国未来航母编队子系统市场空间测算

文字:[    ]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