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中国的行业报告门户弘博报告!
分享到:
2025年中国光芯片行业市场前景预测
2025-05-20 来源: 文字:[    ]

光芯片是现代通信网络的核心之一,是实现光电信号转换的基础元件,其性能决定了光通信系统传输效率。由于AI迅速发展和数据中心需求增长,光芯片业务逐渐成为仕佳光子的核心引擎。

一、光芯片定义

光芯片按功能可以分为激光器芯片和探测器芯片,其中激光器芯片主要用于发射信号,将电信号转化为光信号,探测器芯片主要用于接收信号,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激光器芯片,按出光结构可进一步分为面发射芯片和边发射芯片,面发射芯片包括VCSEL芯片,边发射芯片包括FP、DFB和EML芯片;探测器芯片,主要有PIN、APD、SPAD、SiPM。

二、光芯片行业发展政策

光芯片是光通信的核心元件,受到光通信政策影响。近年来,中国光通信行业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光通信行业发展与创新,《关于创新信息通信行业管理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关于深入推进矿山智能化建设促进矿山安全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产业政策为光通信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广阔的市场前景,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具体情况列示如下:

三、光芯片行业发展现状

1.全球市场规模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光芯片的市场需求也随之增加,推动全球光芯片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全球光通信芯片组市场规模约35亿美元。2025年全球光芯片市场规模将达到37.6亿美元。

2.中国市场规模

随着国产替代的加速推进,中国光芯片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并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2023年中国光芯片市场规模约为137.62亿元,较上年增长10.24%。2025年中国光芯片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59.14亿元。

3.国产化率情况

国内相关企业仅在2.5G和10G光芯片领域实现核心技术的掌握,2.5G及以下速率光芯片国产化率超过90%;10G光芯片国产化率约60%;25Gbs及以上的光芯片国产化率低,仅有4%。

4.下游应用情况

光芯片的应用领域广泛,主要集中在电信、数据中心、消费电子等领域,其应用市场占比分别为60%、30%、10%。在通信领域,光芯片是光纤通信系统的核心组件,用于实现光信号的产生、调制、传输、放大、检测和接收等功能。在数据中心领域,光芯片以其高带宽、低延迟的特性,在数据中心内部和外部的数据传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短距离和长距离的数据中心互联(DCI)中,光芯片的应用尤为关键。在消费电子领域,随着消费者对电子产品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光芯片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5.企业布局情况

国内专业光芯片厂商包括源杰科技、武汉敏芯、中科光芯、雷光科技、光安伦、云岭光电等。国内综合光芯片模块厂商或拥有独立光芯片业务板块厂商包括光迅科技、海信宽带、索尔思、三安光电、仕佳光子等。目前国内光芯片企业正在积极开发25G光芯片产品,源杰科技、光迅科技、仕佳光子、海信宽带等企业都有相关业务布局。

四、光芯片行业重点企业

1.武汉敏芯

武汉敏芯成立于2017年,定位于全系列光芯片供应商,通过覆盖中低速到高速芯片的完整产品线,解决国产中高端光芯片依赖进口的问题。其核心布局集中在5G前传、数据中心及城域网领域,并持续向50G及以上高速芯片拓展。

2.中科光芯

中科光芯成立于2011年,采用IDM模式实现全产业链自主可控,产能居行业前列。其产品覆盖光通信、消费电子及工业领域,并通过三期项目扩大高端芯片产能,目标是推动国产芯片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3.源杰科技

陕西源杰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聚焦于光芯片行业,主营业务为光芯片的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包括2.5G、10G、25G及更高速率激光器芯片系列产品等,目前主要应用于光纤接入、4G/5G移动通信网络和数据中心等领域。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0.84亿元,同比增长40%;实现归母净利润0.14亿元,同比增长27.27%。

4.光隆科技

光隆科技成立于2001年,专注于光芯片全制程工艺,以低中速DFB芯片为核心,逐步向高端MEMS芯片延伸。其战略聚焦于国产替代,通过产学研合作和专利布局提升技术壁垒,目标是成为光通信与传感领域的关键供应商。

5.长光华芯

苏州长光华芯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半导体激光芯片、器件及模块等激光行业核心元器件的研发、制造与销售。主要产品为高功率单管系列产品、高功率巴条系列产品、高效率VCSEL系列产品、光通信芯片系列产品,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光纤激光器,固体激光器及超快激光器等光泵浦激光器泵浦源,国家战略高技术,科学研究,医学美容,激光雷达,3D传感,人工智能等领域。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0.94亿元,同比增长80.77%;归母净利润亏损0.07亿元。

五、光芯片行业发展前景

1.核心技术突破加速国产替代进程

中国光芯片行业通过硅基光电集成、量子点激光器等核心技术的突破,显著提升了高端产品的自主可控能力。例如,硅光子集成技术将激光器、调制器、探测器等组件集成至单芯片,降低了系统复杂度并提高传输效率;南京研发的国内首个光子专用大模型OptoChatAI,通过整合30万条专利与工艺数据,优化设计流程并缩短研发周期。四川团队推出的全球首个氮化镓量子光源芯片,在波长范围和纠缠质量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量子通信和AI算力提供新支撑。这些技术突破为高端光芯片国产化替代奠定基础,降低对进口依赖。

2.跨领域应用拓展产业价值边界

光芯片在通信、医疗、量子计算等领域的深度融合,驱动行业向高附加值场景渗透。量子通信领域,氮化镓量子光源芯片通过波长扩展和集成优化,为量子密钥分发提供核心组件;数据中心场景,硅光模块通过高速率、低延迟特性优化服务器间光互连效率。医疗领域,高灵敏度光芯片应用于光学成像和生物检测,提升疾病诊断精度;自动驾驶中,激光雷达芯片结合光子集成技术增强环境感知能力。多元化需求推动光芯片从单一通信元件升级为多产业技术底座。

3.产业链垂直整合提升国际竞争力

行业通过“材料-设计-制造-封装”全链条整合,强化关键环节自主可控能力。上游环节,国产8英寸铌酸锂晶圆流片技术突破,支撑大尺寸光子芯片量产;中游制造中,刻蚀工艺优化使芯片线宽精度提升至纳米级,匹配极紫外光刻需求。下游封装领域,3D集成技术实现高密度功能模块堆叠,降低能耗并扩展应用场景。龙头企业如源杰科技构建IDM模式,覆盖设计到测试全流程,产品合格率提升至98%,推动国产25G以上高速芯片进入国际供应链。

文字:[    ]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