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海洋经济总量突破10万亿元,其中船舶工业、海洋电力等第二产业高速增长领域。预计未来深海资源开发效率将大大提升,这不仅将构建新型战略资源储备体系,更将推动海洋经济从传统“浅层开发”模式,向涵盖勘探、开采、加工的全产业链价值挖掘模式跨越。
一、产业链
海洋经济产业链上游为海洋经济圈及涉海基础产业,海洋经济圈包括北部、东部和南部海洋经济圈。涉海基础产业包括涉海装备制造和涉海材料,涉海装备制造包括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科研设备、海洋交通运输设备、海洋石油设备等。涉海材料包括钢材、铝合金、船舶涂料、海洋工程塑料、复合材料、防腐材料等;中游为海洋经济的主要产业,包括海洋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化工业、海洋渔业、海洋油气业、海洋工程建筑业等;下游为服务业及相关产业,主要包括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和海洋相关产业。
海洋经济产业链以上游经济圈资源整合和涉海基础产业技术突破(如深海装备国产化、防腐材料研发)为支撑,中游聚焦海洋资源开发(油气、渔业)与产业升级(智能航运、绿色化工),下游通过科研服务与金融赋能推动全链条协同发展。当前,产业链面临深海探测技术瓶颈(如万米载人潜水器)、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发平衡(如红树林修复)等挑战,但“蓝色经济”在海上风电(全球装机量年增30%)、海洋碳汇(助力“双碳”目标)等领域的潜力巨大。未来需强化海洋高端装备自主化(如突破LNG船殷瓦钢技术)、数字化管理(海洋大数据平台)及国际合作(共建“海上丝绸之路”),推动海洋经济从“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型。
二、上游分析
1.钢材
(1)产量
随着工业生产稳步回升,国内制造业用钢需求上升,我国钢材产量呈现平稳增长的趋势。2024年中国钢材累计产量达139967.4万吨,较上年增长1.1%。2025年中国钢材产量将达到140552.4万吨。
(2)重点企业分析
中国钢材企业众多,规模不一。在国企央企中,宝武集团、河钢集团、鞍钢集团、首钢集团等大型钢铁企业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在民企中,沙钢集团、建龙集团、敬业集团等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2.铝合金
(1)产量
我国是铝合金生产大国,近年来我国铝合金产量稳步增长。2024年中国铝合金产量达1614.1万吨,同比增长9.6%。2025年中国铝合金产量将增至1772万吨。
(2)重点企业分析
中国铝合金行业涌现出了一批重点企业,它们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主要包括忠旺集团、AAG亚铝、兴发铝材、凤铝铝业、坚美铝材等。具体如图所示:
3.海洋工程装备
(1)增加值
中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持续回暖,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快速增长。2024年中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全年实现增加值1032亿元,比上年增长9.1%。2025年中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将达到1126亿元。
(2)重点企业分析
海洋工程装备行业呈现高端化、智能化、全产业链整合三大趋势。技术端,深海钛合金、声呐通信、浮式风电等关键技术突破加速国产替代;市场端,全球海工装备订单向中国集中,2024年国内承接订单占全球42.6%,深海采矿、海底数据中心等新场景驱动增长。挑战在于欧美高端设计垄断、核心配套设备依赖进口,以及深海作业标准化体系尚未完善。未来竞争将聚焦深远海装备自主化(如万米钻探船、采矿车)、绿色低碳技术(如氢能船舶、波浪能发电),以及“装备制造+数据服务”的生态闭环构建。政策红利持续释放,1.2万亿专项资金投入推动3000米级超深水装备商业化,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突破1900亿元。
三、中游分析
1.生产总值
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105438亿元,比上年增长5.9%,增速比国内生产总值高0.9个百分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7.8%。2025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将达111782亿元。
2.产业结构
从三次产业结构来看,海洋第一产业增加值488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770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62849亿元,分别占海洋生产总值的4.6%、35.8%和59.6%。
3.市场结构
2024年,15个海洋产业增加值43733亿元,比上年增长7.5%。从海洋产业增加值占比来看,海洋旅游业和海洋交通运输业比重较大,占比分别为36.90%、18.70%。从增速来看,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电力业、海洋旅游业等均实现了9%以上的快速发展。海洋渔业、海洋水产品加工业、海洋油气业、海洋化工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交通运输业等实现平稳发展。
4.海洋旅游业
2024年海洋旅游业实现增加值16135亿元,比上年增长9.2%。受政策利好和消费复苏驱动,以及海洋文旅供给优化和居民出游意愿增强等因素叠加,海洋旅游市场持续升温,邮轮旅游跃上新台阶,海洋旅游业实现较快增长。2025年我国海洋旅游业增加值有望超过17000亿元。
5.海洋交通运输业
2024年海洋交通运输业实现增加值8194亿元,比上年增长7.4%。海洋交通运输业保持较快增长,外需回升带动集装箱市场需求旺盛,海运贸易航线网络不断织密,海洋货物周转量比上年增长9.5%,港口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2025年我国海洋交通运输业将达8840亿元。
6.重点企业分析
目前,海洋经济相关A股上市企业中,北京市和江苏省分布最多,均为9家。山东省共5家,排名第三。
四、下游分析
1.海洋下游产业
海洋下游相关产业包括涉海产品再加工、海洋产品批发与零售、涉海经营服务等。2024年中国海洋下游相关产业生产总值达22748亿元,同比增长5.8%。2025年海洋下游相关产业生产总值将达23700亿元。
2.海洋科研教育
海洋科研教育包括海洋科学研究、海洋教育等。2024年中国海洋科研教育生产总值达6653亿元,同比增长2.1%。2025年海洋科研教育生产总值将达7099亿元。
3.海洋公共管理服务
海洋公共管理服务包括海洋管理、海洋社会团体、基金会与国际组织、海洋技术服务、海洋信息服务、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海洋地质勘查等。2024年中国海洋公共管理服务生产总值达17209亿元,同比增长6%。2024年海洋公共管理服务生产总值将达17800亿元。